来源:山东博物馆
;2021-07-09
7月6日上午,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山东省文物局主办,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山东博物馆承办的“山东考古成就展”在山东博物馆开展。展览分为五个单元,讲述从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开始至今,山东考古赓续发展,历经百年,做出的诸多开创性的工作和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。
考古百年,奠基立业
山东考古以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开端,此次发掘,发现并命名了龙山文化,发现了中国第一座史前城址,动摇了“中国文化西来说”,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,城子崖遗址因此获得“中国考古圣地”的殊荣。
赓续发展,铸造辉煌
新中国成立之后,山东的考古工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。世代考古人孜孜不倦,逐渐构建了后李文化-北辛文化-大汶口文化-龙山文化-岳石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,为山东地区的文化变迁、农业起源、聚落考古研究,以及山东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贡献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。
开拓创新,走在前列
随着山东考古的快速发展,更多先进、创新的考古手段被应用。2015年,山东成立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,已在烟台、威海、泰安、日照、青岛、东营、潍坊、济宁、青岛等沿海及内陆地区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项目。
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考古学家能够从有限的遗存中提取出更多信息,全方位地分析古代遗存。近年来,动植物考古、古dna研究、环境考古与地学考古发展迅速,已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,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中外合作,交流互鉴
中国考古是世界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考古取得的成就也让世界同行投以更多的关注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开始有国外的考古学者参与到中国的考古工作中来。在这期间,中外发掘与研究方法、理念的交流,新技术的引进,对于推动考古工作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。近年中国考古工作者也积极的走出去,参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作。
服务社会,贡献民生
进入新时代以来,考古工作者扛起责任,在文旅融合、服务社会方面,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,考古工作开始更直接地融入社会发展,更加重视社会效益。公众考古、文物普查等工作的推进,为进一步的文物保护、科学研究和社会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百年间,一代代考古人栉风沐雨,向世人展示了多元、兼容、绵延不断的齐鲁文化和辉煌历史。本次山东考古成就展展期暂定为三个月,我们希望以此展览,邀您共同回望山东考古百年历程,探索齐鲁历史脉络,追溯华夏文明起源。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九游会ag的合作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