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山东博物馆
;2021-01-29
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,传统中国年的脚步逐渐临近。2021年春节期间,为响应居家过年、就地过年的号召,过一个欢乐祥和、平安健康的春节,山东博物馆为公众特别准备了“虫·逢——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”、“山静日长——明代文人风雅录”、“衣冠大成——明代服饰文化展”等重磅展览,以及木板年画拓印、送春联写福字等年味十足的社教活动,让广大观众在山东博物馆体验独具特色的博物文化,感受中国传统年俗的传承和保护。
现存最大的昆虫有多大?虫子咬人吗?毛毛虫都能变成蝴蝶吗?想要更多的了解昆虫世界吗?2021年1月29日,山东博物馆 “虫•逢——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”在一楼4号展厅开展。此次展览是山东博物馆2021年首个自然类展览,集中展示了来自世界5大洲30多个国家的1000余件珍稀昆虫标本,让观众领略昆虫世界的精彩。
开展当天,许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现场。据悉,“虫•逢——世界珍稀昆虫标本展”设计了不同的单元,既能让大朋友回味儿时蝉鸣的夏天,也能让小朋友近距离与昆虫接触,体会生物多样性的神奇。
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:第一单元概述了昆虫的起源与进化,通过化石和琥珀标本,让观众真切的触摸远古;第二单元介绍了昆虫的身体结构,描述了昆虫的口器、触角、足和翅的形态功能,详实的图片和模型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;第三单元介绍了昆虫的分类,包括11个目的昆虫标本,还精选了昆虫界的十大之最,比如最长的昆虫,力量最大的昆虫等;第四单元介绍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,比如蜂蜜是怎么来的,虫鸣是哪种昆虫发出的,还有以邮票为代表的昆虫文化。除此之外,还有精彩的互动区,vr体验区,拍照打卡区。丰富好玩的内容,让观众置身五彩斑斓的世界,逐步打破对昆虫固有的印象,重拾起那份童真和童趣。
展览地点:山东博物馆4号展厅
开展时间:2021年1月29日
“山静似太古,日长如小年”,对清闲自在的“慢生活”,古人可谓深得其趣。古代的文人士夫们,最能在风风雅雅的日常间,令岁月安好绵长。斯人不在,佳器存焉,传承至今的古器、古物,正是古代文人生活的载体和见证。1月29日,由山东博物馆主办的明代文人生活主题展“山静日长——明代文人风雅录”在山东博物馆一楼5号展厅开展。
这是山东博物馆推出的又一场以明代文化展示及体验为主题的展览。明代是一个市井文化大放异彩的时代。文人们不再热衷归隐山林,而以追求个人生活情趣为尚。他们热衷于生活中每一处有情趣的细节,在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之间,展现自己的审美情操和生活志趣。展览紧扣“明代文人生活”的主题,依托馆藏书画、瓷器、铜器、文房杂项等40余件明代艺术品,选取文人日常生活的八个片段,通过文物和场景的有机结合,生动勾勒出明代文人的生活日常,期冀在呈现明代文人恬静、闲雅生活方式的同时,彰显中华文化简达、清高、旷远的审美品格。
琴、棋、书、画、茶、酒、花、香,这些日常间聊以自娱的“闲事”,被古人认认真真做成了一种雅文化。这是中华文化传承出新不可或缺的土壤,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。我们期望通过展览,生动立体地向观众呈现一种恬淡、雅致的生活方式,让观众在领略古人“慢生活”乐趣的同时,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进而引发公众对传统文化回归和传承的思考,并对当下引导公众践行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所助益。
展览地点:山东博物馆一楼5号展厅
开展时间: 2021年1月29日
中国素有“衣冠故国”之美誉,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。历经千年演化发展到明代,博采众长,集历代之大成,体现着衣冠载道、尊孔崇儒、彰显礼乐的文化内涵,成为中国近世服饰艺术的典范。由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合主办的“衣冠大成——明代服饰文化展”以独一无二的服饰文物搭配精心设计的个性化展厅陈设,为喜爱古典服饰文化的市民朋友献上一场新春佳节文化大餐。展览精选有代表性的30余件明代服饰文物,辅以古代书画、青铜器、玉器、金银器、瓷器等50余件珍贵文物,以大红为主色调的展厅与新春节日气氛相得益彰,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大明风华,展现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,启迪大众回望历史、树立文化自信,立足当下,继承优秀基因,塑造“中国风度”,展示“中国气派”。
展览地点:山东博物馆12号展厅
展览时间:2020年9月29日-2021年2月28日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-81695052,诚邀九游会ag的合作伙伴。